2023年中国期权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每日短讯

期权已经成为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最为基础和普及性的风险管理工具。期权与保险在风险管理方面本质相同,机制相通,形式相近,因此期权也通常被称作资本市场的“保险”。境外成熟市场的半个世纪的发展经验显示,一个发达的期权市场可以为长期资金提供资产价格保险,有助于长期资金以资产配置的方式稳步进入资本市场,从而有效提升资本市场的韧性。

期权交易事实上是这种权利的交易。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期权分场外期权和场内期权。场外期权交易一般由交易双方共同达成。2019年开始,国内期权市场快速发展,权益类扩充了上交所300ETF期权,深交所300ETF期权和中金所的300股指期权,商品类期权陆续有玉米、棉花、黄金等十多个品种上市。2022年7月29日,证监会宣布批准大商所自2022年8月8日起开展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及豆油期权交易。同时,大商所正式发布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合约及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期权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源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欧洲市场,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从全球场内期权市场发展的近5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期权工具对资本市场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发挥风险管理功能、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促进股票市场长期资本的形成等多个方面。期权的标志物是指选择购买或出售的资产。它包括股票、政府债券、货币、股票指数、商品期货等。期权是这些标的物“衍生”的,因此称衍生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期权出售人不一定拥有标的资产。期权是可以“卖空”的。期权购买人也不一定真的想购买资产标志物。因此,期权到期时双方不一定进行标的物的实物交割,而只需按价差补足价款即可。

2022年8月,31个地区深交所期权成交额累计约为21.43亿元,其中上海、广东、北京、福建这4个地区深交所期权成交额超过亿元,上海成交额是广东(包含深圳1.42亿元,广州0.37亿元)的3.01倍。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为11775.97万手,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1775.97万手,同比增长97.33%;成交金额为1085.76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085.76万手,同比增长64.47%。2022年1-8月大连商品交易所期权成交金额占全国期权市场份额的26%,2021年同期期权成交金额占全国期权市场份额的19%,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33.98%。

2022年8月,中国期权市场共成交3300.88万手,成交量同比增长52.3%,成交量环比下降28.1%,成交金额为546.38亿元,6类品种中,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金额为224.03亿元,占全国期权总成交金额的41%。2022年1-8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为2359.36万手,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2359.36万手,同比增长15.27%;成交金额为1629.69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629.69万手,同比下降10.43%。

2023年中国期权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每一期权合约都有一标的资产,标的资产可以是众多的金融产品中的任何一种,如普通股票、股价指数、期货合约、债券、外汇等等。通常,把标的资产为股票的期权称为股票期权,如此类推。所以,期权有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等,它们通常在证券交易所、期权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当然,也有场外交易。

期权行业的教育应该是非常广泛的,他们应该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甚至监管者。期权柜台交易市场(或称场外交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柜台期权交易是指在交易所外进行的期权交易。期权柜台交易中的期权卖方一般是银行,而期权买方一般是银行的客户。银行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相关品种,因而柜台交易的品种在到期期限、执行价格、合约数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期权行业报告有助于企业及投资者洞察中国行业市场供需行为,评估中国期权行业投资价值,为相关期权企业提供第三方的决策支持。期权报告内容有助于期权行业企业、投资者了解市场供需情况,并可以为期权企业市场推广计划的制定提供第三方决策支持。期权报告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中国行业年度供求数据分析,期权报告具有内容翔实、期权模型准确、期权分析方法科学等特点。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期权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钢企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www.gqsos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8928号-3

联系邮箱: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