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经济加快绿色转型 海洋经济行业市场分析|当前关注

海洋经济行业市场多大?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就去年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作出详细呈现。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展现出良好韧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成效凸显、绿色转型布局加快。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洋港口规模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相关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2023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分析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均衡、海洋经济关联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潜力挖掘不显著等现象,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出效率、内生动力、抵抗外部冲击能力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传统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与滨海旅游业等。以海洋渔业为例,近年来我国围绕离岸深远海养殖,攻克了一些关键技术,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化养殖装备,建全了管理规则、加快试验示范。

据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深远海养殖规模达3965.3万立方米,产量33.7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22万吨。目前全国建成和在建的大型桁架类网箱46个、养殖工船4艘。已产出水产品4477吨,产值4亿元。

2022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平稳增长。据《公报》数据,202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按现价计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分季度看,海洋经济呈V型起伏态势,韧性凸显:一季度海洋经济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经济发展较下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海船完工量同比分别下降1.5和4.5个百分点;三、四季度海洋产业主要指标稳步回升,全年海洋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2022年多数海洋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水淡化、海洋电力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新兴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增加值达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7.9%。截至2022年末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9.9%,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沿海地区风电增量的比重近30%。一批海水淡化项目在浙江、山东、河北等地顺利投产,新增产能超50万吨/日。

目前行业正在积极向深远海拓展,建立养殖人员生活保障系统,完善深远海到陆地、餐桌的连接体系,探索产业规模化、盈利模式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思路。但也要认识到,深远海养殖存在投资大、回报慢、保障弱、风险高等特点。

海洋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赋能。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高效金融赋能

基层调研显示,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海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完善。一是信息共享平台不健全。在基层,集税务、海关、征信、工商等公共信息的共享平台仍待完善,海洋企业信息数据分散化、碎片化导致银行机构获取项目融资评估所需信息难度较大,仍以存量客户合作、无序营销等形式开拓海洋经济项目。二是专业中介服务效能不高。涉海企业可以凭借海域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权益资产抵质押获得信贷,专业评估机构提供价值评估服务,但评估标准有待统一,市场对海域使用权、知识产权等价值认可度仍需提升,个别机构海域使用权评估价值抵押率仅三成。三是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海洋产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且复杂,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能够有效降低、分散和转移风险的产品,但在基层,市场化分散海洋项目融资风险的渠道不充沛,银行机构风险集中度较高。

支持海洋经济的基层金融服务同质化。一是基层信贷产品单一。基层银行投向海洋经济的贷款以短期流贷为主,中长期资金供给较少,个别涉农机构投向海洋经济的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不足2%。海洋企业信贷融资仍以住房、厂房等传统抵押物为主,对海产、设备等抵押方式的拓展不够深入,较难适配海洋产业风险高、抵押少、周期长等发展特点。二是专业人才匮乏。银行机构海洋领域人才储备较少,普遍未建立专属服务团队,难以精准研判海洋项目发展前景、预期收益、投资价值,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的能力较低。信贷融资支持主体仍以传统渔业种业、海产加工为主,未有效契合海洋牧场、“预制菜”等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基层机构对初创期企业支持乏力,海洋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相对匮乏。三是科技赋能深度不够。基层科技金融发展滞后,智能风控体系覆盖面不高,涉海企业风险识别、预警、控制等数据管理模式尚未形成,银行机构难以批量筛选、精准营销,加之目标市场同质化,错位竞争力仍待提升。

海洋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海洋碳汇、海洋氢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海洋生物医药等热点领域,提出高质量发展真知灼见。先期召开的各地两会中,也至少有十余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发展海洋经济作出部署。

着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来自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的信息显示,2022年,青岛海洋经济继续稳居沿海同类城市首位,预计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总量将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30%。

“去年,我国海洋资源生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海洋渔业生产向深远海拓展,绿色优质海产品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增至153个。海洋油气增储上产,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接替性作用逐步发挥,获得渤中26-6油田、宝岛21-1大气田等勘探新发现7个,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2%、10.2%,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的60%以上。

人才基础要转化为产业优势,项目是最好的孵化器。今年,青岛按照“涉海元素多、产业前景好、经济拉动强”的原则,确定了全市90个海洋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031.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0.61亿元。

蓝色金融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提供了重要作用。“去年,政府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青岛、深圳等地出台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和指导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文件。银行和保险机构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业务,推出‘鲍鱼价格指数保险’等海洋特色产品。”该负责人说。

同时,蓝色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报》显示,2022年国内发行蓝色债券16只,发行规模达111亿元,主要投向海上风电、海水淡化和深海养殖等领域。部分地方相继建立海洋产业基金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福建省成立规模200亿元的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深圳市成立规模100亿元的绿色航运基金。

根据《征求意见稿》,“十四五”期间,江门着力构建“一带两区两轴”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新格局,实现轴带联通,增强与“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链接功能。展望远景至2035年,实现“两带三轴”的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

2022-2026年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