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多家银行再下调存款利率 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分析
9月1日起多家银行再下调存款利率
9月1日起多家全国性银行再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幅度10-25个基点。据了解,2022年至今,存款挂牌利率已经历了多次调降,2022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左右,这一要求并非强制,彼时,国有大行及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
(资料图)
同年9月,第二轮调降开始,国有大行3年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15个基点,其他期限则降10个基点左右,后续多家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也陆续跟进。
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分析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略有回升,但增幅微弱,仅上涨0.11个百分点至3.25%。与此同时,为防范集中赎回引发流动性风险,银行理财机构对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比例大幅升至23.7%。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银行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要面临市场波动引发集中赎回的压力。
银行理财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通道,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理财产品在对接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来源。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股票、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多种融资工具,直接或间接服务实体经济,为企业提供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19万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共27家理财公司拓展了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部分理财公司开拓的代销渠道已达上百家。理财公司为大型商业银行外的中小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提供了多样化的银行理财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财富管理需求。2023年上半年理财行业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践行银行理财的普惠性和人民性。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银行理财行业是金融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益成熟的发展历程,佐以各类理财产品的蓬勃发展,已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资产保护管理机会,也给了一定的财富增值空间,更有助于稳定的金融服务环境秩序。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从报告内容看,银行理财行业转型成果显著,持续让利于民,正在成为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来源。
2023年是资管新规颁布5周年。《报告》指出,5年来,监管部门推动银行理财行业规范转型,精准施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一批行业难点问题得到稳妥解决,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新发展格局下,银行理财行业扎实走过规范化整改的转型期,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银行息差持续承压,由于大额存单成本高于普通定期存款,出于负债成本控制,部分银行尤其是国有行对大额存单进行了规模管控。截至8月29日,已有24家上市银行公布上半年净息差数据,净息差范围在1.31%至3.00%之间,与去年末相比,24家银行中,23家银行的净息差收窄,其中,6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下降0.2个百分点以上。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银行理财行业全面进入净值化、规范化发展时代。2022年,相关监管政策文件持续出台,行业管理细则进一步明晰,旨在推动理财行业规范化、高质量转型发展。过去的这一年,对理财行业和投资者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底层资产市场持续震荡、“破净”现象频发等多重影响下,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在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还是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整体而言,以理财公司为主力军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固收类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市场风险偏好以稳健为主,产品期限日益多元,产品投向逐步外延。各机构进一步拓展丰富营销渠道,加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多层次的理财市场格局正逐步成型。
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变,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银行理财产品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银行理财产品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银行理财产品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