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辅助生殖IVF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环球播资讯
中国辅助生殖药物行业相关企业数量仅不过百余家,基本上细分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占据了该行业较多的市场份额,如仙琚制药、丽珠集团等。同时,外企的实力非常强大,国内企业仍待发展。当前我国人类辅助生殖行业的竞争状况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辅助生殖行业的规模也越大;同时也需要兼顾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集中的地方规模也越大。
(资料图片)
从区域性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是规模前三的区域性市场;从大区划分来看,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占据行业的第一的地位,大约占行业三分之一左右,华南和华中分列二、三位。目前我国辅助生殖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同时需求的扩张也十分迅速,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不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当前对辅助生殖的需求增长率依旧较快,辅助生殖市场增速均在10%以上。未来,受不孕不育率攀升以及市场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加深,可预计辅助生殖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3年我国不孕率将达到18.2%。伴随着未来中国不孕率上升、不孕夫妻数量增加及接受试管婴儿IVF意愿增强等因素影响,整体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到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5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5%。
随着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社会对不孕不育的偏见渐渐减少,不孕夫妇就诊率不断提高,社会观念的转变,促进辅助生殖需求将会持续上升,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技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技术对辅助生殖行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快速升级,适用人群不断扩大,治愈率不断提高,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利于辅助生殖渗透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将会带来治疗成本的下降,利好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目前,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2%~18%,随着我国不孕不育率的上升、国家生育政策的支持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正逐步发展壮大。辅助生殖行业主要涉及检测试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据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辅助生殖IVF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而2020年该市场规模约为330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授精(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后者也就是俗称的“试管婴儿”。辅助生殖相比另外两种治疗方法,可以给患者带来更高的怀孕率。采用试管婴儿的患者比例,占到采用辅助生殖治疗人数的15%,其怀孕率最高,国家标准是35%,不过很多生殖医院已经超过50%。辅助生殖行业是一个政策属性强的行业,由政策决定供给、行业发展阶段与政策力度紧密相关。全球辅助生殖行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态势,主要表现在技术领域的更新换代快,行业规模化发展,跨境辅助生殖市场发展迅速。
辅助生殖领域市场进口垄断程度较高,占比高达86%,目前附加值及技术壁垒较低的二类产品如取卵针等,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但壁垒较高的基因检测试剂及胚胎培养液等仍然依赖进口,基本尚未形成国产化品牌。辅助生殖技术(ART)用医疗器械涉及到与配子、合子及不同细胞阶段的胚胎存在接触,因此,其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监管重点,需要一系列标准来规范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检验、安全性评价,以保证此类器械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近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已历经迭代发展,从单纯体外受精技术升级到生殖健康相关以及流程检测技术。
辅助生殖医疗器械细分为辅助生殖导管类、辅助生殖穿刺取卵/取精针类、辅助生殖微型工具、体外辅助生殖用液、辅助生殖专用仪器五类。黄国宁表示,“比如专用净化台、显微操作仪、培养箱方面,现在来看,进口产品占比还是比较多。而且过去我国辅助生殖用医疗器械注册几乎均需要临床试验,时间、费用成本高。”
自放开三孩政策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健全生育配套服务,从生育补贴、生育保险、个税减免、延长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住房优先保障等方面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越来越多的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根据统计已经有四川省攀枝花市、甘肃省临泽县、湖北省安陆市等十几个城市出台或拟出台生育或育儿补贴的相关政策,但目前看补贴力度仍低于大部分欧洲国家。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