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递!2023设施农业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能够为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舒适的生长空间内,健康生长,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资料图】
随着现代工业向农业的渗透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集约型设施农业在美国、荷兰、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强大的支柱产业。现在,这些国家的设施农业均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其现代化生产温室已达到能根据植物对环境的不同需要,由计算机对设施内的温、光、水、气、肥等因子进行自动监测和调控。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国设施农业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同时,部分蔬菜和花卉品种还实现了从育苗、定植、采收到包装上市的专业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国外温室的计算机应用已很普及。生物技术(主要是组织培养、遗传基因等)、图象处理技术、核技术及因特网技术也开始在温室方面应用。目前设施农业的最高水平是“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在完全密闭、智能化控制条件下实现按设计工艺流程全天候生产或周年均衡生产,工厂内的作业就是操作计算机。
日本、美国等国已建造了多座“植物工厂”。由于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进行,受外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小,且可实现周年均衡生产,其产品产量和品质成倍上升,生产周期也大为缩短。如黄瓜、番茄产量可达40-50千克/平方米,为露地栽培的5-10倍。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城郊型设施农业将会在面积和技术水平上得到快速推进。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40%以上,要满足如此众多的城市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多的农产品,必然要求在面积和技术上得到高速发展。同时,设施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技术和资金上将会得到进一步扶持,使其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设施农业的结构将进一步趋于合理,设施内配套技术、操作机械、环境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温室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集热、蓄热和保温能力的大型联栋温室;开发透光保温合一型透光材料、遮光保温合一型材料、光调节薄膜和生物可降解薄膜等;研究温室微环境内的生态循环过程,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控制最佳灌溉,实现可持续生产。
(三)一大批高产、优质、抗劣性强,适宜于设施农业生产的品种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实现基因工程育苗和组培育苗实用化,开发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耐贮和高产的温室作物品种。
(四)设施农业的区域辐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设施农业区域将从目前的华北、东北和沿海地区向西北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辐射,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对发展设施农业十分有利,只要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将会有一个高速发展和快速增长的势头。因此,设施农业将对我国扶贫工作做出较大贡献。
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设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虽然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已达2092.5万亩,但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根本谈不上对设施内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子的调控,一旦受到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即受严重冲击。
(二)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我国设施栽培的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尚不完善,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温室每亩年均用时3600小时以上,按人均管理面积计算仅相当于日本的1/5,西欧的1/50和美国的1/300。
(三)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科技含量低。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缺乏量化指标,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致使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一个低水平上徘徊。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设施农业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