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精选!中国竹材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一定不会想到,他一生挚爱的竹,在今天已发展成规模超1亿亩、年产值近3500亿元的“农林航母”。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种类最多、面积最大、蓄积量和产量最高、加工利用技术开发最好的国家,国际竹材贸易量超过一半来自中国。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我国竹产业长期稳定发展,得益于不断完善的竹标准体系建设。我国是世界上竹标准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标准数量占世界竹标准的90%以上。通过制修订和实施标准,使竹产业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资料图】
竹材行业调研
当前全世界每年产生塑料垃圾约3亿吨,但目前只有14%被回收,9%被再利用,故以竹代塑受到了全球的关注。通过竹纤维异质复合、物理缠绕等技术,制备了竹基可降解复合材料。
中国利用竹材的生物特性,通过高效无裂纹展平分片、湿热协同软化与定型等相关的技术创新,可以开发竹餐具、竹吸管等制品,为绿色低碳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塑料超9000万吨,如果以竹材替代30%的塑料制品,年减排可达6156万吨二氧化碳。
竹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但成效非常显著,尤其是在国际国内“禁塑令”和“双碳”背景下,已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一张绿色名片。我国将结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和林草标准化“十四五”规划,围绕竹藤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中心工作,以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支撑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
从2005年起,国家鼓励积极发展人造板以及农作物剩余物、竹等资源加工产品替代木材产品。在此之后,国家不断地放宽竹林采伐、运输限制,给予林农以生产经营自主权,提升林农的生产积极性。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竹材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分析:
中国竹产业成为精准扶贫和林业发展的“双增”抓手。竹材属于可再生资源,其生长周期短,4-5年即可成材,而木材的成材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强化以及政府“禁伐令”的出台,在木材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木材市场将会出现供需缺口。此时,具有短轮伐周期和高经济价值的竹材是解决木材供需缺囗的最佳替代品。
全球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410亿吨,我国一直致力于减少各领域的碳排放工作,并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专家分析称,竹材的固碳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竹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46倍,是热带雨林的1.33倍,竹林每年可固碳1.97亿吨。由于竹林具有巨大的碳汇能力,竹林碳汇交易大有前途。
竹材行业展望
竹产业发展,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2021年低,国家林草局、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我国竹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竹产品种类繁多,产业横跨一二三产。竹材人造板、竹建材、竹日用品、竹工艺品、竹浆造纸、竹纤维制品、竹炭、竹醋液、竹笋加工品、竹叶提取物等10大类、上万个品种的竹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运输、包装、家具、装饰、纺织、造纸、食品、医药、旅游、康养等领域,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竹产业体系,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优质竹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改善,将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竹产业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到2035年,现代竹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基本建成,主要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中国成为世界竹产业强国。
想要了解更多竹材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竹材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